尊龙凯时

党的建设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四)
从三方面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04-0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集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建立70周年之际,是在“两个一百年”斗争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集会。这次集会的召开,关于坚定“四个自信”,战胜种种危害和挑战,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兴旺、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并且具体列举了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十三个方面的制度反应了我们党在革新生长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各个方面的制度立异结果,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些制度是党和人民在恒久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事情和运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党要团结领导人民群众完成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各项目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绝不摆荡把这十三个方面的制度优势坚持好,生长好,完善好。

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这一重大战略任务。

第一,要在实践中掌握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重视这项重要事情,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领导人民治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并且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不可偏废。

第二,要认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艰巨,事情沉重。虽然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是我们在事情中还保存不少薄弱环节,好比说在如何发挥好制度效能方面重视不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事情中的缺乏和薄弱环节,久久为功,既要把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要研究息争决新的问题,增强制度立异,不绝完善和生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执法制度。

第三,要不绝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带动维护制度权威,带动执行制度。好的制度制定出来,如果不可获得执行,制度就转换不可治理的效能。所以要切实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使他们带动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楷模,宣布道育的事情很重要。同时要通过领导干部做楷模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制度意识,使尊崇制度,执行制度蔚然成风。同时我们讲好中国的制度故事,不绝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力,不绝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


网站地图